基础医学院简介
2021-09-08 来源:就业指导中心

基础医学院组建于1984年,原名基础部,1986年7月设立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1997年正式挂牌成立。

基础医学院秉承“崇德远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学精业”的大学精神,恪守“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校训,历经几代人辛勤耕耘,积淀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良传统。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

基础医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8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37人,;82人具有博士学位,有博士生指导教师32人,有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1名,广东省劳动模范1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6名,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1名。

基础医学院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2个博士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3个硕士点。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共约150人,在校本科生共约550人。从2014年开始招收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2019年增设中医养生专业(五年制),还与第四临床医学院、第五临床医学院、第八临床医学院合作培养中医学专业,目前生物技术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以广东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 精品项目打造基础“家国情怀”文化,厚植青年学子爱国主义情怀;以“经典导读和养生思维培养”专项导师制,培养学生爱经典,重实践;以启研课题设计大赛、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夏令营等学术精品活动激励基础学子,不断攀登学术高峰。学生曾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1项;“远志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然科学奖1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奖项1项;学校学生学术论文大赛特等奖1项。

教学科研

基础医学院是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承担了学校从本科到研究生各层次、各专业的中医基础课和西医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工作,现开设本科生课程113门,其中必修课77门、选修课36门,每年承担学校各专业本科生约2.6万学时教学工作。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血钾浓度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苏宁)(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8门:血钾浓度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苏宁)、精讲精学中医基础理论(严灿)、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邝枣园)、中医基础理论(严灿)、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李岩)、病理学(苏宁)、内经选读(古继红)、中医诊断学(刘亚梅)(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思政示范团队1个,省级思政示范课堂1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著作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多项,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1项。现有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2016-2020年共获得科研经费达2436万元,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重大项目1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30余篇。

教学、科研平台

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1年,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设备总值2300余万元。承担全校实验课程达29门,年均实验教学工作量约22万人学时数。

科研平台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约5000万元,实验室包括: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SPF动物房(获广东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生物信息分析实验室等。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子交互作用系统、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硬件设施为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迈入新时代,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学校目标定位,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做好学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建设,做好中医养生学、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工作,逐步把我院建设成为培养“基础知识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专门人才、医药相关复合型人才等卓越理科人才的重要基地。

专业介绍

1.生物技术(四年制)

获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招收理科

“3+1+2”选科要求:仅物理,化学、生物2门选考其中1门

“3+3”选科要求:化学、生物、物理选考1门即可

生物技术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医(药)学基本理论,掌握医学、中医学基本理论和中药基本知识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能在相应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物安全评价、教学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化学、物理、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要、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中医药学概论、中药化学等。

2.中医养生学(五年制)

获本科毕业证书、医学学士学位 文理兼招

“3+1+2”选科要求:物理或历史均可,化学、生物2门选考其中1门

“3+3”选科要求:化学、生物、物理选考1门即可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能够运用中医养生学理论与方法,从事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体质调理、食疗营养、中医临床、康复治疗、医养结合等工作的毕业生,将来服务于中医医疗机构(含治未病中心)、养老机构、康复医院、健康管理机构、文化传播机构、政府部门等,指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规范运用中医养生学理念和知识促进健康、延长寿命,传播中医药优秀养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治未病思想的优势与特色。

主要课程:中医养生学导论、中医运动养生学、中医营养学、中医心理学、中医治未病学概论、中医养生适宜技术、保健品与亚健康、中医老年病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推拿学;医学伦理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含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


热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