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故事展】39.从村到城的故事(护理学院 庄森培)
2017-06-08 来源:就业指导中心

从村到城的故事

2014年9月,我拉着行李箱只身一人来到广州读书。那时的自己又黑又瘦,愣是像个农民工进城。从一座山走到一座城,花了12年,而那时不明白的是,接下来的这一程,又何止是12年呢!

在那座小村,贫穷让人们注重的只有面包,那些所谓的诗和远方、精神世界在现实面前就是稽谈。但好在那时我的父母是如此开明,宁愿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没有让我成为那流水线上日夜不息的工厂大军中的一员。尽管父母已竭尽所能,但那个小村的狭隘依然让我在大学开始时频频自卑不已。

日本导演北野武说过:“也许童年的阴霾是让人痛苦的,挥之不去的,但这并不能成为一个人无法成功的理由,只是这种成功要比正常人的来得曲折些”。我的童年没有阴霾,但没有启蒙人,没有所谓梦想的概念,还是让我与这个世界有了些距离。所以大学,要比别人努力,要比别人先走,我才能缩短这段不长却难以企及的距离。用三年的时间读完四年的书,用三年的时间走完四年的路,所以有了累趴还要在睡前看书的习惯;有过在图书馆蹲到三餐不吃只啃面包的疯狂;试过凌晨三点从自习室踩车回宿舍的惊慌。但生活其实没有很励志,也会在不堪重负的时候哭鼻子、摔课本、破口大骂。只是发泄完以后,又会乖乖继续走,因为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改变,感受到了希望。拿到奖学金后,除了负担生活费,旅游、买书、练书法,拓宽视野,以至于让自己不那么狭隘,不那么惧怕。知道还有那么多东西值得去拥有,值得去拼一拼。

杨澜说过,没有谁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认识你美丽的内心,这是我在大学多次碰壁之后才意识到的道理。不需要什么浓妆艳抹,但整洁大方,精神饱满确是必须。而运动对于人的精神面貌尤为重要,大学里养成的习惯就是跑步了,再疲惫也要去跑步,很简单,一双舒适的鞋就可以出发。五公里、十公里……其实跑步的过程中没有所谓的思考,没有高大上的坚强的意志,有的只是枯燥,粗重的呼吸和疲惫的肌肉,但却是这种真真实实的疲惫感让我直面自己的不堪,感受自己的极限并接受这种不完美,以至于我在日后与人相处时能更加宽容,更接受自己与别人的不足。坚持跑步让我有了新的精神面貌和不一样的生活态度。

从小喜欢舞蹈,苦于没有机会学习,大学终于接触到了,但零基础还是让我不堪一击。压腿、下腰、滚了无数次地板之后,我这把“老筋骨”与那些“软萌妹子”依旧格格不入。沮丧,可还是得坚持啊!终于在次次练习,无数次被训之后,看到希望。从《小城雨巷》的青涩到国际护士论坛开幕式上《西关小姐》的多姿,来宾的赞赏,我还是做到了,因为坚持,有些东西悄然而至。

从当初的不情愿到实习带教老师口中:“你是我见过的最热爱护理的师妹了”,用了三年,慢慢了解,才意识到许多东西悄然改变。努力去争取想要的实习医院,努力去争取能达到的最高高度。所有的不堪,所有的经历都会成就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青春的黑夜里挑灯流浪,岁月轻狂,坚持就好。若冬将至,便只想着冬,探寻它的深远与寂寥,明白它的安宁。一个12年不够,便再用12年。

 


热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