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院简介
2021-09-08 来源:就业指导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73年开办中药学专业,1984年成立中药系,1997年更名为中药学院。现拥有中药学和药学两大类专业为主的6个本科专业,是国内专门培养中药学/药学高级人才的学院。拥有中药学一级学科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一级学科学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药学和药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中医学学科群建设学科。中药学和药学学科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同时,药学学科也是广州市重点学科。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和临床中药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药理学和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三个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实行学部管理运行体制,下设中药资源学学部、药物化学学部、药理学与方药学学部、药剂学学部。共有教职工24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94人。拥有国家杰青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海外杰青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优青2人、全国中药传统特色技术传承人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省“杰青”2人、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2人、“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6人、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建设有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1个广东南药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学院与美国等海外20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兼职引进国外知名教授12名,全职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24名。学院在48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共有全日制在校博士研究生130人、硕士研究生523人、本科生1822人。

学院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总面积4.4万平方米,其中本科教学近3万平方米,拥有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近5年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155项,累计科研经费2亿元,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39篇,获国家专利22项,主持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主持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参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项。共制定行业标准22项。

学院始终秉承卓越全人教育的理念,狠抓本科教育质量,努力建设新时代下的“新中药”和“新药学”本科专业。现有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物制剂、中药制药等六个专业,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3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药学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药学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51个,产学研合作基地31个。实施中药学和药学大类招生,优化专业结构与设置。中药学专业在二年级分化为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并开设广州中医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卓越班;药学专业二年级分化为药学、药物制剂专业。

学院着力打造一流学生工作平台,狠抓学风建设,开展“药味十足”课外科技文化活动。2020年学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决赛银奖1奖、铜奖1项。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项、广东省十佳项目2项,毕业生就业率达93.2%,就业单位涵盖国内外知名药企,考研升学率达29.3%,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国内外一流名校。

学院加强人文环境与文化建设,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完美融合,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凝聚全院师生的共同愿景,努力营造思想活跃向上、学术氛围浓郁、工作环境舒适、举止文明优雅的学院文化氛围。

 

本科专业介绍

1.中药学类(四年制)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药学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获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收理科

“3+1+2”选科要求:仅物理,必须选考化学

“3+3”选科要求:化学必须选考

“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以中药学重点学科建设为支撑,立足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辐射“一带一路”,培养具备扎实的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服务于中医临床与中药行业,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医药贸易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专业实施大类招生。新生入学后,以高考成绩为重要遴选标准,择优遴选20名学生开设中药学(4+5)拔尖人才培养创新班,开展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班在前四年实行淘汰机制。学生在完成四年本科课程学习并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后,即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毕业后获得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及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博士学位证。

中药学类专业其他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培养后,二年级可根据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后期专业方向分化,分化为中药学(中药班、广州中医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卓越班)、中药资源与开发2个专业。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中医学基础、医药数理统计方法、微生物与免疫学、物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临床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等。

 

2.药学类(四年制):

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广州市重点学科

获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收理科

“3+1+2”选科要求:仅物理,必须选考化学

“3+3”选科要求:化学必须选考

坚持“强化基础,加强素质,培养创新,面向未来”的原则,以药学重点学科建设为支撑,立足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辐射“一带一路”,培养具备扎实的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发展潜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与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物制剂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专业自2020年起实施大类招生,二年级可根据个人的专业兴趣和社会需求进行后期专业方向分化,分化为药学、药物制剂2个专业。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药学导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天然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


热点动态